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
IDC观察室 | 拥抱液冷,迎接可持续高效运营时代导读: 在上文中,我们探讨了关于数据中心部署方案的灵活性,本文我们将聚焦数据中心的液冷技术,“冷静思考”算力“热潮”下数据中心散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道。 风冷不能承受之重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系统对更强大的 CPU 和 GPU功耗的需求增加,数据中心的功耗要求日益增长,散热需求也不断提升,是数据中心面临的现实问题。采用液冷技术成为数据中心的必然选择,采用适合的风液混布解决方案也将提上日程。 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散热正在面临新的挑战。2020年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新基建”发展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能耗将占全球能耗的最大份额,高达33%;当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已连续8年以超过12%的速度增长。有数据称,2022年我国数据中心总耗电量约27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超过两座三峡水电站年发电量。其中,约一半的能耗是用在芯片“计算”上的;而且计算量越大,散热消耗的电量越大。[1]因此,在当前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算力快速升级的背景下,如何改善和提升散热效率,成为数据中心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散热已成为当前智算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等场景下,服务器功耗进一步提升。最为典型的案例是,相比传统服务器功率约为400W,有关数据显示,用于训练ChatGPT的英伟达DGX A100服务器的最大功耗达6.5kW,训练单个GPT3.0模型预计需要1000台以上的6.5kW的AI超算服务器;而逻辑推理阶段的功耗更是训练阶段的数倍。 GPU在高负载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有效的散热才能保持其稳定的工作状态。随着功耗的高速增长,传统的空气冷却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要求:风冷技术将空气作为传热介质的散热能力有限,散热效率相对较低,增加了设备过热和故障的风险。此外,在高密度数据中心中,设备的局限性紧密排列会限制空气流动,使得冷却空气的供应和热空气的排出受到限制。 液冷技术迎面袭来 在单一风冷技术无法满足数据中心散热的背景下,液冷技术以其高效的冷却性能,能够更好地应对高功耗环境下的热量散发需求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厂商青睐。ODCC指出[BZ1] ,[BZ2] 随着大型数据中心规模持续增加,使用冷却技术成为数据中心减少能耗的关键,该领域最主流的技术则是制冷能效高的液冷技术。 与传统的空气冷却系统相比,液冷技术的应用越来越[BZ3] 广泛,可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逐渐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中坚力量。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设计有诸多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后门热交换器、直接到芯片液冷、浸没式液冷等。后门热交换器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机架后门处的液体与内部空气实现热交换,可以减少对整体空调系统的依赖,通过精确控制热产生的源头附近的温度来提高能效,是一种有效的局部冷却解决方案;直接到芯片液冷则是直接将冷板安装在设备发热元件上(如CPU、GPU),通过液体与组件进行热交换,冷却设备;浸没式液冷是将服务器与组件浸泡在流体中,通过液体的高导热性为数据中心提供更精确的温度控制。 数据中心对稳定的计算能力和高效的能源利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液冷技术的多场景应用,对于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今尤为关键。[6] [7] [8] 从某个角度来看,更加高效的热管理和散热可以充分激发芯片的潜能。这是因为芯片的运行主频越高,处理数据的速度就越快、算力就越大,但是所需电量更多,产生的热量也更多。在供电充足、散热降温足够的前提下,芯片就能够在更高的主频下使用,进而充分激发芯片潜能。 值得一提的是,液冷技术的高效制冷效果在有效提升了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使数据中心在单位空间布置更多的服务器,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余热利用还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如此可见,随着数据中心功耗的不断增长,采用液冷技术已是大势所趋。液冷技术将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IDC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6.6亿美元,同比增长283.3%。IDC还预计,2022-2027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7%,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9亿美元。[5]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合液冷产业链相关企业在2023年6月[BZ9] [VS10] 发布的《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中提出,三大运营商2024年新建数据中心项目10%规模试点应用液冷技术;到2025年50%以上数据中心项目应用液冷技术。[6]足以见得液冷技术在数据中心散热解决方案中的重要性。 各取所长按需组合 不可否认的是,液冷技术也并不是尽善尽美:在成本上,液冷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可能较高;在外界条件上,液冷对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足够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来运行;在运维上,液冷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都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支撑。为了以更好的性价比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和更省心的运维,散热方案可以将不同冷却技术结合起来。企业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散热需求,选择合适的散热技术,以实现最佳的散热效果。 其中,风液混布技术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组合。它是一种高效、灵活、节能、环保的数据中心散热解决方案,充分利用了风冷和热冷技术的优势,从而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降低运营成本和环境污染,为数据中心的散热方案增添了一个新选择。 风液混布可以根据服务器的散热需求,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散热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节,从而达到高效、可靠、节能的数据中心散热方案:在高密度服务器区域采用液冷技术,通过液体循环来带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在低密度服务器区域采用风冷技术,通过空气流动来带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这样可以在保证散热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和维护难度。 选择供应商关注三大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中心冷却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随着液冷数据中心的引入与普及,以及越来越高的绿色环保、高效能源利用、整体优化与综合管理等需求的提出,使得数据中心散热解决方案供应商的选择变得更加复杂。 企业在选择解决方案供应商时,可以重点考量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技术的可行性、适应性,要考量散热方案是否符合数据中心的要求,能否应对设备的密集度和功耗需求,散热设备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有关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数据信息;二是供应商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是否在该领域有良好的声誉、是否有成功的案例和客户参考;三是创新和未来可扩展性,是否拥有先进的散热技术,能否进行持续研发和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数据中心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选择合适的散热技术供应商将有助于确保数据中心的冷却系统能够满足长期运营的需求,并提供高效能耗和可靠的散热解决方案。 朝亚作为一家专注于数据中心开发和运营的公司,多年来,不断研究和推出包括数据中心散热解决方案在内的尖端技术,通过风液混布技术满足不断增长的数据中心散热需求,由此形成了优势显著的散热解决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万物摩尔定律即将作用到AI算力上。GPT和大语言模型的出现,使得AI运算量呈指数级升级,芯片的功率越来越高,数据中心也将迎来更多的挑战。接下来,朝亚将继续探索前沿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绿色的数据中心。行业洞察
-
增长、潜力与战略:解析东南亚充满活力的数据中心和数字环境正如我们所知,东南亚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数据中心市场,技术娴熟的人才加入也促使该市场增长更迅速,强劲的经济增长和弹性的商业氛围则进一步提升了该地区的吸引力。 东南亚致力于数字创新和进步,推动科技发展并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有幸邀请到EdgeConneX 亚太地区合资总监 Zhang Yi,一起进一步解析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如何善用基础设施和政府支持,成为蓬勃发展的数据中心枢纽。 Q: 您认为东南亚为何成为数据中心热点地区? A: 在过去五到十年间,东南亚已成为数据中心投资者、运营商和生态 系统参与者的焦点,吸引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包括: 1.年轻人口: 东南亚拥有全球近10% 的人口,其中年轻人口比例显著,從潜在市场覆盖面和消费群体两方面體现了独特的地位。 2.持续的经济增长: 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表现出显著的韧性和扩张性。亚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从 2000 年的 9 万亿美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35 万亿美元,增长了数倍,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 37%。预计到2040年,亚太地区占全球 GDP 的比重将增至 42%左右。这种显著的经济繁荣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创造了有利环境。 3.持续的数字化演变: 东南亚地区正在经历持续的数字化演进,这是该地区吸引力的重要催化剂。尽管数字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东南亚正在经历快速扩张。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一直在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的环境,简化法规,培育支持数字创新的生态系统,所有这些都为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布局。 Q: 马来西亚正吸引着数据中心的投资,为何会如此? A: 马来西亚之所以能成为数据中心的重要枢纽,得益于其周密的规划和战略性投资。马来西亚很早就踏上了数字化转型之路,迅速明确数字化未来的必要性,并启动了强大基础设施的发展,以促进这一转变。作为这些努力的结果,马来西亚现在拥有了一个强大的技术基础,能够灵活满足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 马来西亚政府也为互动提供了便利,并将自身定位为易于接触的合作伙伴。无论是与部门、州政府还是特定的行政级别合作,政府都展现了对数据中心行业及其需求的深刻理解,提供了及时而全面的支持。积极制定促进行业增长的政策,政府展示了对营造有利于该行业蓬勃发展的环境的坚定承诺。 Q: 菲律宾也处于数字化增长轨道上,那么是什么特质使其成为行业的良好环境呢? A: 菲律宾人口居东南亚第二位,互联网日均使用时間长达四小时,居该地区之首,有望成为数字中心枢纽。这一潜力进一步得到了国家庞大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其中包括广阔的光纤网络以及未来一年内将把菲律宾与美国连接起来的一系列跨太平洋电缆。 这种预期中的互联互通将推动菲律宾的数字化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数字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与任何市场一样,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挑战,但通过与当地专业人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帮助解决各种细微问题并加快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快速实施。 菲律宾的商业环境和政府政策已经准备就绪,将在塑造国家数字未来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Q: 印度尼西亚的数据中心市场正在如何发展? A: 了解数据中心项目不断变化的性质非常重要。过去,一个数据中心项目通常建设在一个独立的建筑中。如今,更常见的情况是建在一个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建,容量可达几十兆瓦甚至上百兆瓦。尽管与马来西亚和该地区其他国家相比,增长速度似乎较慢,但建设和供应仍在持续进行。 鉴于印度尼西亚作为该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全球排名第四,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持续需求仍然十分强劲。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需要规划其长期发展。 随着数据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人工智能中心需求的爆发式上升,朝亚敏锐地发现了客户在AI业务中面临的诸多痛点,于近期推出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该方案既考虑到了AI业务对高功率、高密度的需求,也为客户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数据中心部署方案,以提升客户整体的业务开发效率。 作为EdgeConneX的重要战略伙伴,朝亚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十年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专业经验。通过与EdgeConneX的合作和全球化平台,朝亚能够帮助中国企业迅速拓展业务至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等亚洲热门市场,乃至全球50+个热门市场。未来,朝亚和EdgeConneX将在数据中心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知识和能力整合,加速中国企业业务的快速落地与部署行业洞察
-
IDC观察室 | 以敏捷灵活的数据中心部署方式,加速企业发展创新导读: 在上文中,我们探讨了关于数据中心行业高密化的趋势,本文我们将继续聚焦数据中心领域,并从设计伊始切入,浅析在数字化时代企业对于数据存储、计算的新调整、新需求。我们将溯源数据中心的基础建设方案,共议不同部署方案在企业发展创新中的更新迭代,探寻适配企业数据管理的数据中心部署方式的最优解。 更新更快的部署要从IDC初期建设抓起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新型技术的演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成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我们进入算力黄金时代。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与新兴科技息息相关的前沿产业升级换代的速度更是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随着AIGC概念的大火,这一全新业态更是推动智算设施建设进入新阶段。有数据指出,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近 1800 亿元,同比增长 24.0% 。[1]数据中心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石,为企业和组织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作为重要的数据载体与计算中枢,数据中心需要全环节以更加敏捷、灵活的解决方案持续满足互联网等行业客户变化的需求。因此,在数据中心建设之初,供应商需要根据企业需求提高方案设计的灵活性。 数据中心的定制化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组合。作为一项战略决策,数据中心需要充分考虑各种要素,以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持续运营。 在前期设计筹备阶段,数据中心需要考虑政策扶持、环保要求、电力供应、交通便利和能源供给与水资源等。此外,除了基础的硬件条件,数据中心方案设计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业务连续性和发展潜力。因此,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从设计之初就要在灵活扩展上确保企业业务持续发展。 有效的数据中心方案设计可以在满足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高级工作负载需求的同时,提高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和维护成本效益。厂商需要以战略性的方法来实现IT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并将解决方案向更加敏捷和可扩展的方向过渡。因此,数据中心运营商也需要迅速做出反应,灵活性这一术语意味着以创新的方式部署数据中心资产,从而使数据中心业务更快发展。 数据部署方式多样,厂商布局亦需考量 市场需求在推动数据中心的发展。尤其在高算力时代,计算、存储等功能对数据中心的设备、网络等要求提升,这对数据中心的部署模式也提出了进一步的需求。由于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互联网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数据中心厂商从设计建设伊始就需要在不同的方案中做出选择。充分对比每一种模式的优缺点,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从传统数据中心建设的流程来说,从前期的选址、立项、设计,到中期的土建、机电安装,再到最后的设备调试、验收交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厂商深思熟虑。尤其是在选址:首先,需要考虑当地的政策扶持、合规资质证照、贡献承诺等其次,选址时需要考虑客户需求的共性与差异,以及电力价格和可用性,以确保数据中心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并具有经济可行性。在立项和设计环节,厂商需要对数据中心的整体架构和功能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满足业务需求并确保数据安全。在土建和机电安装阶段,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同时考虑到环保和节能要求。在设备调试阶段,厂商需要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设计要求。最后在验收交付阶段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高效的服务。 从设计之初,厂商就需要根据数据中心的定位与客户群,选择合适的部署方案。当前,我国数据中心以传统数据中心为主,传统数据中心从设计到施工,各步骤相继进行,具有规模大,稳定性高,灵活性强的特点。传统数据中心在管理上具有弹性,安全性高。然而,数据中心传统建设方式中,需要现场进行拼装调试设备,组装零部件,建设周期漫长,此外,由于传统数据中心建设的步骤是层层递进的,这意味着某一环节的进度很容易对后面的流程造成影响。因此,可控性较低。 除了传统数据中心的部署模式,预制解决方案与集装箱数据中心也是近年来数据中心部署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部署速度较快、扩展能力强的特点。预制化模块可以将散件拼成各功能模块,模块结构形态独立,具有可扩展性,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增减部件,快速的进行组装和运输,适配于不同的场景,各功能模块基于深化设计图纸进行标准化产品生产,在搭建好的框架内进行集成安装,再进行出厂调试。可以让产品生产和现场施工同步进行,大大减少现场施工量,提升数据中心交付速度和质量;集装箱数据中心是将集装箱配置改装成移动数据中心,用于存放科技公司的 IT 设备。集装箱数据中心可以为主体建筑的运行腾出空间,并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各种附加功能,如货架、机架、电池、冷却系统等,通过积木式构建有规模的模块化数据中心。此外,集装箱数据中心采用高可用性设计,实现了丰富的安全保障,远程管理和控制实现了智能运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房建设等环节的部署速度。 然而,虽然上述这种部署方案在速度与质量上具着显著优势,其灵活性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预制化解决方案通常由单一供应商设计、建造和部署,因此灵活性受限,从而无法应对突然增加的使用量;对于集装箱数据中心来说,除了可用的 SKU/配置选项外,进行更改的能力有限。此外,集装箱数据中心在后期维护、修改的成本相对更高。 从更具韧性的方案中寻找速度与质量平衡点 随着企业不断增长的数据和以人工智能为中心需求的激增,企业正在转向高密度解决方案以寻求支持,甚至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反思。如今,许多头部厂商都已经开始推行这一设计方案,希望通过验证数据中心平台优化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率,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的同时,找到数据中心速度与质量的平衡。 在此趋势下朝亚也做出了前瞻性的布局,新型数据中心需具备高技术、高算力和高能效的特征。朝亚近期推出的 Ingenuity 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具有快速扩张和敏捷执行的突出优势,以满足用户需求。 针对想要东南亚业务拓展或其他海外市场的企业客户,通过朝亚战略合作伙伴 EdgeConneX 的全球平台,可以帮助有出海需求的客户迅速进入全球50+热门的市场,快速实现出海战略。此外,在数据中心安装之前,朝亚会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在洞悉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产品设计和交付,定制流程高度透明。秉持着需要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按需定制,并与客户保持紧密的沟通,高度透明化。 未来,企业变化的速度还会不断加快,对数据的需求也将会更加多变。数据中心作为企业数据的“算力载体”和“数据中枢”,对设计方案的灵活性也会提出更敏捷、扩展性更强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以更具韧性的解决方案找到数据中心速度与质量平衡的最优解,将是数据中心部署方式不断追求、迭代的目标,也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助推器。行业洞察
-
IDC观察室 | 算力升腾,高密数据中心路在何方?导读: 在上一专题“解码数据的脉动”中,我们从AIGC时代趋势以及朝亚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等多方面对数据中心行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技术翩跹的背后,产业也随之不断做出调整。随着AI算法质量的提升与大模型鲁棒性的不断增强,人类跑步进入算力时代。接下来,我们会在“IDC观察室”专题中,进一步阐述新态势下,数字经济的动力引擎——数据中心的方方面面,以飨读者。 高密化,数字经济底座的下一个锚点 伴随着AI、5G、云计算等技术蓬勃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加速扩张。据 IDC 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数据中心作为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现代化工厂,承担着“算力载体”和“数据中枢”的重要角色,对于数字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助推作用,也因此被誉为数字化时代的“幕后英雄”。 如果潜心观察数据中心近年来的趋势便会觉察,如今,“高密”二字愈发频繁地与“数据中心”组合在一起。随着高算力需求的飙升,高密度数据中心逐渐成为热门算力供需的解决方案。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高密数据中心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物理空间和资源、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减少对环境影响。 如今,高密化已经逐渐成为数据中心行业大势所趋,工信部印发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中提到,加快提升算力算效水平,引导新型数据中心集约化、高密化、智能化建设[1]。除了政策的支持,市场表现也说明了这一点:据 CDCC 调研,国内全行业数据中心中 8kW 功率密度以上的机柜占比由 21 年的 11%提升至 22 年的 25%,高功率机柜占比提升明显。 高密化已然成为数据中心行业的下一个锚点[ML1]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高密数据中心为企业扩展基础设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应对当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复杂算力需求,这两者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关系:高密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能够为在工作负载类型、预算和业务需求等方面存在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灵活的选择。 走近高密度数据中心背后的功耗之需与转型之痛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以数据智能增强业务韧性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成式AI的发展,更是数据量和计算量的爆发式增长的催化剂。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所承载的计算量越来越大,所需的计算效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数据中心资源尤其是一线城市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提高机房单位面积的算力、存储以及传输能力,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中心的价值,满足大数据场景下的计算与存储需求。 有人说,人类如今已经进入了“算力黄金时代”,算力需求急剧拉升,硬件功耗也随之一路“狂飙”。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快速普及,AI芯片正在朝高算力、高集成的方向演进,随着制程越来越先进,其功耗也越来越大。以可以为人工智能训练推理提供广泛应用的GPU为例。据《2021-2022年度中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产品市场总报告》预测,到2025年,数据中心的x86 CPU 芯片TDP将提升至350W左右,ARM CPU芯片的TDP将提升至600W左右,而用于人工智能计算的 NPU/GPU 芯片将会提升到750W左右。由此可见,数据中心会面临硬件功耗持续上升的挑战。 此外,随着科学、工程和商业领域对于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性能计算(HPC)正成为推动科技变革的关键力量。HPC是一种功能强大但在密度、热量和带宽方面要求很高的解决方案。通过聚合结构,HPC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和存储设备,以极高速度处理大量数据帮助人们探索科学、工程及商业领域中的一些世界级的重大难题。据Hyperion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2 年全球 HPC 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440 亿美元。这对数据中心又带来了 “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同时运行 “的热量和功率密度的双重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高密度数据中心不仅仅意味着性能的提升、占地面积的减少,也对电力、冷却、运维和安全等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数据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吃电大户“,如今,我国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产业,各地也纷纷明确、细化能效优化指标。去年,上海发文指出:到2025年,集聚区新建大型数据中心综合PUE降至1.25左右。上个月,北京发布新标并指出:对于已建成并稳定运行一个自然年以上以及改扩建的数据中心,其PUE值应符合1.3限定值的要求;新建的数据中心,其PUE值应符合1.2准入值的要求。PUE作为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重要指标,在衡量数据中心能耗上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在高密化的发展的同时,数据中心亦需要在尽力解决芯片在大量计算、推理中产生的过热问题,节能减耗。 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 算力前景无穷,更为数据中心行业带来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据《智能世界2030》报告,2030年人类将迎来YB数据时代——全球数据每年新增1YB。对比2020年,通用算力将增长10倍,人工智能算力增长500倍,算力需求十年百倍增长将成为常态。 在过去十年中,亚马逊、Facebook、谷歌和Microsoft等公司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也在相对可控的高密化道路上愈行愈远,足以见得高密趋势蕴含无限未来已成为行业通识。在此背景下,精通高性能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朝亚也在中国做出了前瞻性的布局:在朝亚推出的全新一代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能够为每个机架提供高达40KW的功率,能够有力支持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等类型的数据运算,足以见得其对高密数据中心的洞察与信心。 由于算力需求的扩张,数字基础设施性能的跃升所带来的能耗上涨给数据中心的散热也带来巨大挑战。传统风冷散热方式无法精准提高制冷效率。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液冷将是数据中心在AI大趋势中“双碳”背景下的重要解决方案。相比于传统的风冷,液体的比热容高出上千倍,效率大大提升。有数据显示,液冷系统约比风冷系统节省电量30%—50%,能够有效帮助数据中心节能降碳。对此,朝亚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设计可同时使用风冷和液体冷,为不同功率密度机柜提供散热解决方案。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推进节能减耗是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绿色低碳发展至关重要。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未来的数据中心密度或将持续增长。对厂商来说,时代更迭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唯有顺应时代潮流,勇于迎接高密度新态势带来的重重挑战,才能拥抱更多的机会与可能。行业洞察
-
拥抱未来:亚太数据中心趋势之龙年洞察引言: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中我们了解到,中国作为全球及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受益于“东数西算”和“新基建”战略,其建设规模和业务总量不断在增长;同时,受人工智能为创新要素的数字经济影响,推动着基建的扩容并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让我们将视野拓宽到除中国以外的亚太地区市场,在多元而充满活力的背景下,这些市场的数据中心趋势又将如何? (以下文章来源于朝亚战略合作伙伴EdgeConneX) 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伴随着2024木龙年的吉祥能量,以及充满活力的亚太地区 (APAC) 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趋势,这强大的元素组合象征着增长、雄心壮志和前瞻思维,且完美契合。 使用AI生成的图像 东京、悉尼和新加坡等市场现在都已达到超过500兆瓦的容量;东京地区更是两倍于该容量,其他地区市场也在迅猛增长。随着主要云厂商宣布计划扩展到菲律宾、泰国和越南等市场,2024 年正迅速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发展关键的一年。2024 年,几个关键趋势将塑造亚太地区的数据中心格局: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高速增长:预计亚太超大型数据中心将经历显著增长,这些数据中心以其大规模和效率著称。这一增长是由该地区企业和政府对云计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所推动的。 源数据来自 DCByte、 DataCenterHawk 和 EdgeConneX 研究。 亚太地区的几个核心市场,都有超过50兆瓦机容量的在建项目,如印度孟买和马来西亚柔佛等发展中地区正迅速加入东京、首尔和悉尼等更成熟的市场。 人工智能的崛起: 为人工智能而生的数据中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投资于人工智能技术,对计算能力和资源的需求将推动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需求。然而,如今许多数据中心必须具备处理训练大型语言模型所需的高机架密度和兆瓦级容量,以及开发完成并上线后的最终推理部署。为了支持高达 30kVA 至 50kVA 的机架密度,将对获得稳定可再生能源和开发先进冷却系统有明确的要求(如直接到芯片和浸没式系统)。 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数据中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亚太地区的数据中心运营商越来越多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其运营中。人工智能可优化能源效率、预测和预防设备故障,并自动执行常规任务,从而节省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亚太地区政府正在实施越来越严格的环境法规,推动数据中心运营商采用可持续实践。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和创新的冷却解决方案,反映出对环境的尊重和对绿色未来的承诺。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挂钩融资将成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筹集资金的有力工具。根据国际金融公司 (IFC) 的数据,2020 年至 2021 年期间,可持续金融工具的发行量增加了一倍多,截至 2023 年 4 月已超过 6 万亿美元。 来源: 彭博新能源财经 数据主权和监管合规将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根据 Gartner 的预测,随着企业持续投资云计算,预计 2024 年支出将增长 20.4%,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监管问题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正如 IDC 最近的一份报告《数字主权对亚太地区政府的影响》所强调的那样,监管机构正在研究数字主权如何成为影响 2024 年技术投资优先事项、监管框架、合作伙伴关系和技能的关键因素。各国政府开始认识到需要加强对数据处理和管理的控制,并正在投资于数字主权计划,以维护其国家利益。 解决技术人才短缺问题:数据中心行业正面临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网络安全等高增长领域。Uptime Institute 预测,到 2025 年,全球将需要近 230 万名全职员工。由于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区域需求的多样化,亚太地区将占人才需求的大部分。吸引和留住合格的数据中心专业人员将成为该行业的主要痛点,关系到增长和创新。未来一年,数据中心运营商将投资于培训计划,并寻求人才库的多样化。 更多新市场的开放:尽管各地区有各自的特点和游戏规则,新市场仍将不断发展并吸引投资。虽然东京、香港、新加坡和悉尼等传统数据中心枢纽将继续扩张,但由于城市地区电力供应的限制,外围地区的重要性将会增加。柔佛州和巴淡岛等市场因其可用的土地和电力以及靠近新加坡强大的网络多样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依托于人口优势,印度尼西亚也已成为数据中心枢纽地区,雅加达的重要性也在迅速飙升。发达市场的其他二级城市,如大阪,由于当地需求和国家推动,将自行扩展为全球主要枢纽。 成本飙升的挑战:数据中心运营商在面对成本预算的压力时,需借鉴“木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的《亚太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南》强调,过去一年,亚太地区的建设成本已上升了8%。日本是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最高的市场之一,而新加坡的土地成本最高。尽管成本不断上升,在对人工智能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发展仍然有增无减,预计人工智能有望带来惊人的增长。 边缘计算将继续发展:虽然“边缘”的模糊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变化,但由于大型云计算参与者开始专注于构建远离城市中心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以支持大型语言模型训练,将计算接近于最终用户的想法似乎被推到后台。问题是,之后会发生什么,这些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作负载是否会在 2024 年开始添加到这些平台?交互工作负载(或是上线后的 AI)将需要更靠近最终用户以降低延迟,但是机架密度可能高于当今常见的机架密度(每个机架 30-50 千瓦,而当前大多数云需求为 8-10 千瓦)。这将导致城市中心出现专属的发展需求,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进一步转变。 通过利用“木龙”的强大能量,拥抱塑造亚太地区数据中心格局的趋势,企业可以确保在快速发展的数字环境中取得成功。 因此,让我们满怀信心地拥抱未来,在木龙年里谱写一个增长和成功的新时代!行业洞察
-
解码数据的脉动系列一:AIGC时代下的数据中心演进引言: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时代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力量。AIGC,即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新型人工智能应用,更在近一年火爆全球。它能够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生成具备创意与质量的内容。而数据中心作为人工智能所需的重要基础设施,也必然会加入这场技术变革。 AIGC时代下,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大门正在徐徐打开 从Open AI的ChatGPT的兴起到Google的Bard,全球AIGC浪潮正在加速向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创新要素的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国民经济“稳定器”和“加速器”的作用愈发凸显。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有望开启一场关系到未来8至10年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据艾瑞咨询预测,2023年中国AIGC产业规模约为人民币143亿元,到2028年将达到人民币7,202亿元,203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万亿规模,达到人民币11,441亿元。 不过,我们似乎很少考虑到释放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力所需的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的作用。 根据研究公司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预计到2029年,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的支出(包括数据中心以及支持使用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网络和其他硬件)将达到4225.5亿美元,未来六年以44%的复合年率增长。而根据仲量联行的《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展望》,2022年,亚太地区已占到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容量的26%。 作为全球及亚太地区的重要经济体,中国的数据中心领域也在高速发展。受益于“东数西算”和“新基建”战略,中国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和业务总量不断增长。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曾在今年10月举办的中非数字能力建设合作论坛上透露,中国数据中心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达到近30%。 巨大的产业规模蕴藏无限的发展机遇。AIGC对底层算力的训练及推理需求将推动AI基建扩容,由AI计算需求激发的数据洪流,对基础设施的运算、网络、储存及安全管理的处理效能提出更高需求。 在此背景下,朝亚在中国持续布局和投资,开发和运营着全球前沿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致力成为中国企业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同时,通过战略合作伙伴EdgeConneX的全球化平台,朝亚的客户可以迅速进入全球50多个热门市场。此外,朝亚已获得国内数据中心运营的所有必要资质,将以丰富的国际化经验、高标准的设施和服务,以及严格的品控与合规管理,为中国企业的业务保驾护航。 AIGC时代下,朝亚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朝亚认为,传统的存储和计算中心不能满足AI时代需求,算力结构变化催生出的新型数据中心必须诞生。朝亚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就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该解决方案拥有 : 强大的IT容量,能够提供大规模的算力和存储资源,以满足人工智能应用对数据和计算的需求; 更高的机柜功率密度,能够实现高性能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以支持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训练; 高弹性的模块化设计,能够灵活地调整计算和存储资源,以适应AI应用在不同时间段的波动需求; 高效的运行方案,能够快速、敏捷地响应企业的定制化要求,以满足当今时代下不断变化的需求; 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 基于此,朝亚的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为企业今后严苛的高密度IT基础设施需求提供动力和保障力,致力成为AIGC浪潮下新一代的数据中心。下一篇,朝亚将从技术、管理、运营等多方面详细阐述这一全新的解决方案,敬请期待。行业洞察
-
解码数据的脉动系列三:AIGC时代下的未来数据中心导读: 在上文中,我们详尽阐释了AIGC时代对新型数据中心的全新要求及朝亚全新推出的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本文我们将从更广袤的视角来探究数据中心的未来模样。 新时代带动新趋势 此前我们谈到,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AIGC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持续推动着作为算力物理承载的数据中心的发展。进一步来说,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促使高算力成为计算芯片的主要突破方向,为满足高算力负载的需求,数据中心不断追求单位机柜密度已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数字业务的激增也在灵活性和高效性方面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要求。下面,我们主要从建设、制冷和运维三个方面来简要探讨未来数据中心的发展。 因需定制的建设模式 谈及建设模式,在这个争分夺秒的时代,实现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也已成为基础设施提供商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基于此,预制模块化和集装箱式的建设模式已经出现,前者将数据中心的组件在工厂预先制造,并在现场进行快速安装。后者的机柜、制冷、监控管理等所有系统,全部采用工厂预制的生产模式并将装配好的集装箱运输至部署地点。与传统数据中心相比,这两种模式均可缩短建造周期,但由于部分或者全部预制的方式,灵活性不如传统数据中心,尤其是集装箱模式,很难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业界也在不断探索另一种更能平衡速度和灵活性的建设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验证平台”模式,即基于已经被市场验证过的成熟设计之上,进行机柜、制冷等模块的调整。这种模式既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建造时间,帮助客户将服务快速上线,又可以根据客户的高密部署需求,灵活地提供和配置各个模块。同时,通过在一个成熟平台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建升级,避免了因客户需求变化就要推翻重建的烦恼,提高了客户的成本效益。朝亚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基于不同的需求为客户选择最合适的建设模式,加快其业务上市时间,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最新推出的Ingenuity解决方案即是如此。 制冷方案革新势在必行 在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制冷的配置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高密机柜部署带来的一个最为直接的问题就是对制冷的挑战。行业专家表示,在人工智能应用的推动下,GPU运算占比正在增加。这导致服务器设备的功耗越来越高,数据中心功率密度也需随之增加,以满足高算力负载的需求。那么,在同样的机柜空间中,服务器功耗越大,随之带来的温度就越高,越来越高的温度对于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大的隐患。因此散热已经是当前数据中心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面对不断攀升的机柜功率密度,更多的使用液冷这种更有效解决数据中心高密度散热的新兴技术,已经成为了行业的共识和趋势。 目前,液冷已经逐渐发展出几种主要形式,其中包括更为经济的空气辅助液冷,该技术大量使用后门热交换器 (RDHX),即由服务器产生的热量通过机柜后门的风扇吹出,随后被流过冷却液的热交换器捕捉。这使得热空气在进入数据中心其他区域之前就已经被冷却,大大减少了数据中心内的整体冷却需求。此外,还有散热效率更高的直抵芯片液冷和浸没式液冷,通过将液体冷却剂直接输送到服务器的较热组件或将发热元件全部浸没在冷却液中,这两种方法均使得散热装置更加接近发热源。 不过,鉴于液冷在全球范围内尚处于增长期且技术路线也较为复杂,为保障一个数据中心,尤其是高密数据中心的良好运行,高质量的制冷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未来,数据中心可能仍更趋向于使用多样化的制冷手段,这也有助于在提升散热效率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帮助客户控制好成本。朝亚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采用的风液混布技术就是一个实例。风液混布能够更为灵活地满足机柜冷却需求,如根据客户普通机柜和高密机柜的数量调节风冷和液冷的配比,提升协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PUE值。 卓越运维保安心无忧 通过前期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后,后期的运维管理同样甚至更加重要,它关乎数据中心的效率、安全和可持续性,人为错误一直是影响数据中心运维的一个重要因素,而AIGC时代的到来也为此带来了新的机遇及要求。数据中心的人为错误一般由操作复杂性、知识更新滞后、过程管理不当所导致。通过优化人与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的配合,有效避免故障的发生或降低故障的影响范围和损失;通过个性化的知识培训及定期评估及监督,加强人才培训使之提升专业度;通过诸如Uptime等国际专业机构认证标准,从而整体提升数据中心运维,让客户享安心无忧。 朝亚在运维方面也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获得殊荣的360°集中管理系统,使运营效率提升15%。近期推出的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其运维管理系统高度响应且智能化;持续受训的专业工作人员旨在为客户持续提供更优服务;设计PUE低至1.19,可降低客户总拥有成本。 新发展推动新未来 毫无疑问,与数据中心相关的各个板块,如功率密度、液冷技术、IT设备等,均在发生变革。这些变革的发展也进一步引发了业界对于数据中心标准建设的探讨。早在2017年,通过与国际权威标准组织Uptime Institute合作,中国数据中心标准联盟成立,致力于与Uptime共同建立国际化的数据中心标准,以全球化的视角积极对接国际的数据中心技术标准经验。值得一提的是,朝亚一直以来也十分注重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并与Uptime Institute有着紧密的合作,其在天津的数据中心园区已获得Uptime Institute T3设计、建设和运维三阶段认证。在中国数据中心迅猛发展的今天和未来,我们期待国际标准体系与中国行业发展现状、技术创新的融合能够助力中国与全球数据中心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展望未来,产业的发展充满着无限的变化与可能,作为数据中心供应链上的一环,朝亚愿通过自身努力,与行业机构、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数据中心相关产业链,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回顾解码数据的脉动系列文章,我们为您呈现了数据中心在AIGC时代所需的全新特质以及未来发展发向,同时阐释了朝亚针对时代需求所推出的解决之道。在下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将与您更深入探讨新态势下的数据中心,敬请期待。公司资讯
-
解码数据的脉动系列二:AIGC时代下的朝亚解决方案引言:在上文中,我们综述了AIGC时代对作为基础设施的数据中心带来的影响以及新型数据中心所需要的特质。本文我们将更为详尽地探讨AIGC时代对新型数字中心的全新要求以及朝亚的应对方案。 Ingenuity,赋能AIGC时代需求 AIGC已成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发展的一大牵引力,由其催生出的庞大算力时代对基础设施支撑提出了更高要求。朝亚意识到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数据中心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满足客户的最新要求。因此,朝亚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市场验证,致力于打造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其全新推出的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就在这一背景下诞生。 通过与客户和市场的紧密沟通,朝亚了解到,高密度机柜功率是市场最为核心的需求。不论是应用开发还是算力租赁,传统的2.5KW-4KW单柜已无法满足AIGC市场需求,20KW-40KW单柜逐渐变成主流。此外,根据《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白皮书》(2023),单机柜功率密度已从3KW发展到现在的30KW,甚至更高。朝亚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能够为每个机架提供高达40KW的功率,充分满足当前市场对高密机柜的需求。以朝亚服务京津冀地区的天津数据中心园区为例,其设计完全契合高密度机柜部署,能够支持数据中心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机柜密度的要求。 而AIGC时代下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所带来的不同工作模式,对数据中心硬件来说也是一大挑战。训练是单次任务,相较推理而言,需要更大规模且更为复杂的基础设施支持,而推理的工作模式则为多个分布式任务,对延时更为敏感,因此在选址时,需要考虑与客户的距离。此外,随着用户端数量的逐渐增加,机房对空间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数据中心选址时,还要考虑机房有一定的扩展空间和条件。而对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所带来的不同工作模式,Ingenuity解决方案也能够有力和有弹性地支持多类型的数据运算和存储。 高弹性方案,满足定制化需求 而随着市场对高功率机柜的需求增加,为降低由此产生的散热能耗,在节能降耗方面更具优势的液冷技术也加入这场数据中心技术的变革。朝亚也早已意识到单独使用风冷技术已经无法解决高密度功率的散热问题,因此,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设计中采用风液混布的技术方案。这种灵活、非单一的制冷方案能够使朝亚的数据中心为不同功率密度机柜提供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 AIGC时代对数据中心的供电配置也产生了影响。由于Checkpoint(检查点)技术能够在深度学习意外中断或崩溃后恢复训练模型,备用电源不再是必需,传统的2N冗余电气系统也不再是最优选。针对此,Ingenuity解决方案强大的兼容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以朝亚的天津数据中心园区为例,该园区的工程建设分为土建与机电两大阶段,土建设计考虑各种机电方案的可能性,可按客户要求对机电进行定制化设计。例如,部分客户对于电力的备份要求不高,那么,朝亚就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减少UPS(不间断电源)或者柴油发电设备的配置,采用更为灵活的N+1供电模式。 高智能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更高的机柜密度、灵活的供电配置、风液混布的应用对数据中心的运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针对此,朝亚从设计、建设到运营,都致力于与客户通力合作,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一系列部署选项。在这样的考量下,朝亚能够灵活、快速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并与客户共同完成数据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构建,过程符合国际权威标准Uptime Institute认证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朝亚打造的360度集中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管理,能够主动监控数据中心运营情况,使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提升15%。该管理系统也在不久前召开的第十一届数据中心标准大会上,荣膺由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发的“数据中心成果奖”。由此也可见国内业界和客户对朝亚产品和服务的高度认可。 未来,在AIGC浪潮下,朝亚将不断优化这一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与时俱进且符合需求的定制化产品。下一篇,朝亚将探讨在AIGC对行业带来革命性冲击的背景下,数据中心未来将如何发展,敬请期待。行业洞察
-
加码数智中国,朝亚上海办公室扩容近日,位于上海核心区淮海路K11的朝亚上海办公室也迎来了新装扩容。扩张后的朝亚办公室将容纳更多行业精英,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代表着朝亚对中国市场的雄心以及加大投入的决心。 朝亚首席执行官魏璟、首席财务官杜文藻、各部门领导及员工出席了剪彩仪式 回顾2023年朝亚在中国不断发展的数据中心业务,也获得了客户和业界认可,这是充实和有活力的一年。展望蓬勃而来的AI时代,朝亚对中国高科技应用和发展所带动的数据中心未来需求充满信心。应对AIGC对数据中心提出的全新要求,2023年朝亚推出了Ingenuity高密度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支持高功率单机架、高弹性化定制、高运营效率,为庞大的企业算力要求提供支撑,推动AIGC应用。 朝亚在中国开发并运营着全球前沿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园区,依托丰富的国际化经验和资源、高标准的设施、灵活高效的定制化服务、严格的品控和合规管理,为客户的业务发展保驾护航。朝亚始终秉持与客户通力协作的理念,2024新年伊始便实现快速高效的如期交付,受到了互联网头部客户的高度评价。 2024年,朝亚将以更先进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更专业的强大团队,坚决坚实地踏出每一步,与客户一起共创数字未来。公司资讯